112年會活動紀實
中國鑛冶工程學會 112 年年會活動於 10 月 13 日展開,於 10 月 14 日圓滿結束;今(112) 年年會敦請國立中興大學詹富智校長擔任籌備會主任委員、中興大學工學院楊明德院長為副主任委員,中興大學循環經濟學院林啟明助理教授任執行秘書、本會賴廷漢秘書長任副執行秘書, 分六組辦事,總務組召集人:吳威德、副召集人:賴廷漢;財務組召集人:李文周、副召集人:莊東杰;專題組召集人:陳貞光、賴廷漢,副召集人:劉凡瑋;獎編組召集人:余炳盛、副召集人:汪俊延;註冊組召集人:林明澤、副召集人:王 中、宋桂春;廠礦參觀組:徐佩君、副召集人:賴廷漢。
籌備委員會共召開三次會議,會中決議:10 月 13 日上午廠礦參觀、下午專題討論會,10
月 14 日上午召開年會大會,下午論文宣讀會及晚上舉辦年會宴。以上活動均如期盛大辦理完成,茲就活動概要記述如後:
一、廠礦參觀
今年年會活動仍然以輕鬆愉快的廠礦參觀活動開場,天公作美,晴空高照,是個出遊的好日子。此次廠礦參觀地點安排至台灣風能訓練股份有限公司及高美風車大道,一早抵達台中高鐵站,便見笑臉盈盈的林啟明教授及徐佩君教授熱情地歡迎與會嘉賓,倍感親切。
等待來賓們集合完畢後即驅車前往風訓中心,沿途有林教授特別準備的在地名產「檸檬蛋糕」與和煦陽光相伴,心情好不快活。
抵達風訓中心後,由劉應芫培訓講師為嘉賓進行簡報,由簡報中了解到風訓中心是為落實風電技術在地化,培養本土風電人才而設,由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台灣電力公司、臺英風電、中國鋼鐵、台灣國際造船及風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企業共同合資成立,中心引進國際風能組織(Global Wind Organization,GWO) 制定的基本安全訓練標準規範,對外開辦離岸風電相關訓練課程,至今已培訓出不少風電產業尖兵。 簡報完成後,劉講師隨即引導來賓參訪中心設備,並協助體驗有趣的垂降作業課程,劉講師專業親切、身手矯捷,巾幗不讓鬚眉之姿,令人印象深刻。
中心參訪結束後,短暫車程來到鄰近的高美風車大道,甫下車,整排高聳矗立的風車映入眼簾,碩大的風車葉片迎著強勁風勢不停迅速轉動,令嘉賓們著實感受風力發電之威勢。
參訪結束後,嘉賓們稍事整理與風共舞之亂髮,踏上歸途,回到年會會場用餐,準備參加專題討論會。
二、專題討論會
「鑛冶產業對 2050 淨零排放之因應與對策」 |
|||
時 間 |
議 題 |
主 講 人 |
主 持 人 |
13:30 ~ 14:00 |
報 到、領取資料 |
年會註冊組 |
|
14:00 |
宣布開會 |
賴廷漢秘書長 |
|
14:00 ~ 14:05 |
致開幕詞 |
鄭際昭 理事長 ( 中國鑛冶工程學會) |
|
14:05 ~ 14:10 |
召集人引言 |
劉凡瑋 助理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半導體與綠色科技學位學程 |
|
14:10 ~ 14:45 |
低碳排與資源永續下的鋼鐵創新冶煉思維 |
林啓明 助理教授國立中興大學 工業與智慧科技學位學程 |
林啓明 助理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 工業與智慧科技學位學程 |
14:45 ~ 15:20 |
鋼鐵爐渣礦化應用於煙道氣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研究 |
劉瓊芳 博士 工業技術研究院 高階低碳無機陶瓷研究室 |
|
15:20 ~ 15:40 |
茶敘 |
年會總務組 |
|
15:40 ~ 16:15 |
推動循環經濟實現淨零碳排之城市採礦的角色與課題 |
王立邦 副教授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劉凡瑋 助理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 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半導體與綠色科技學位學程 |
16:15 ~ 16:50 |
高熵合金奈米晶體庫之建構與催化產氫應用 |
楊東翰 助理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16:50 ~ 17:00 |
綜合討論 |
四位主講人緊扣主題,在綠色製程及循環經濟推進之探討,均有精闢見解,對於達成 2050 淨零碳排之目標,貢獻良多,內容精彩,聽眾反應熱烈。
三、年會大會
112 年年會大會於 10 月 14 日(星期六)上午假國立中興大學化工暨材料大樓B1 國際會議廳舉行,報到作業由興大同學負責,無論簽名或發放紀念品,皆井然有序並且親切有禮,來賓們得以迅速入場;而會員們也把握一年一度相聚的機會,在會議廳相見歡,寒暄聲此起彼落,氣氛熱絡溫馨!
大會門口佈滿各界贈送高架花籃,鮮豔芬芳,而會場舞台布置,亦鮮花簇擁,更添大會喜氣。貴賓及會員們順序進入會場,10 時準時開幕。
■主席致詞
大會開始首先由鄭際昭理事長致詞,他感謝各位貴賓蒞臨支持年會活動,並讚揚學會活動充分擬聚會員情誼,並積極展現各領域會員研究成果,成果頗受好評, 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
接著鄭理事長感謝承辦本次年會活動的興大材料系團隊,不僅提供完善會議場地,更由詹富智校長親任主任委員、工學院楊明德院長任副主任委員,共同領軍吳威德教授及林啟明教授等興大材料系團隊籌辦活動。
鄭理事長也重述「鑛冶」二字意涵已擴展至光電、動力、能源等材料之開發與應用領域,面對地球暖化、極端氣候所帶來之生存挑戰,各產業於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發展、循環經濟之推進,須加快腳步,故學會特別再以「鑛冶產業對 2050 淨零排放之因應與對策」為題討論,並於稍後以「中鋼公司低碳高爐煉鐵技術開發路徑」為專題進行詳細說明。鄭理事長相信透過一年一度舉辦專題討論、專題演講及論文徵選等活動,不但能促成產、學密切交流,更將使上、下游產業齊步轉型成功。
鄭理事長也恭喜各位得獎者並分享學會新址喬遷之喜,最後並祝福大會圓滿順利,會員身體健康,家庭平安!
■貴賓致詞
- 薛富盛校長:
甫上任環境部部長,薛富盛部長,原訂參與學會的盛大活動,然因臨時有要公,無法親自出席, 故錄製VCR 為學會活動致詞,致詞內容摘錄如下:
鄭理事長及所有與會嘉賓好!鑛冶學會立會悠久,歷經數任理事長及先進的努力,使學會成為台灣產業發展及學術研究的重要力量,欣逢 112 年年會活動於興大舉辦,身為鑛冶學會之會員同感榮耀,希望藉由此次年會能凝聚學者、專家力量,與環境部於即將推出之「資源循環促進法」之架構下,共迎 2050 淨零排放四大轉型之挑戰,一同交出漂亮成績單。
最後感謝各位礦業先進對政府環境部門的支持,在此預祝大會圓滿成功、與會先進及貴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宋振銘研發長:
鄭際昭理事長、陳貞光副理事長及各位與會先進及來賓好!
很榮幸今日參與盛會,近兩年來,鑛冶學會在鄭理事長的領導下,積極協助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有成,而中興大學亦感淨零排放已成全民運動,碳關稅、碳壁壘等難題待解, 陸續成立循環經濟學院、永續發展辦公室,全方位提供產業以自動化、智慧化方式達成減碳、降碳稅等輔導方案, 期待產、官、學、研共同努力,一起邁向減碳世界之美好未來。
最後,特別感謝辛苦承辦此次活動,由吳威德教授帶領,以本校著名金屬研發中心團隊所成立之年會活動籌辦小組,並預祝學會會務蒸蒸日上,與會貴賓身體健康!
■頒獎
- 技術獎章:
112 年頒發技術獎章給本會個人會員:中鋼公司石漢正高級研究員及中興大學吳威德教授。
第一位是中鋼公司高級研究員- 石漢正博士。石博士潛心研究鋼鐵、超合金及鋁合金等材料,研究遍及國防與民生、橫跨力學與材料等多重領域,於中鋼公司任職期間,得獎無數,並獲多項專利,著作等身;第二位技術獎章得主—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吳威德教授。吳教授傾注心力專注於金屬冶煉實務研發工作與人才培育, 增進國家福祉,貢獻卓著,名列 2020、2021 年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榜單,並培養出世界一流的學生煉鋼團隊,參與國內外競賽獲獎無數,成績斐然。
以上兩位得獎者於冶金界各自擅場, 表現優異, 故特頒贈本會最高榮譽「技術獎章」, 以資激勵,由鄭理事長各頒發獎牌乙只。
頒獎後,石漢正博士與吳威德教授發表得獎感言時,不約而同地感謝中鋼公司支持與鑛冶學會提供發表平台,始得將畢生研究之精華貢獻於國家、社會,吳教授甚至出示對其助益甚深,至今仍愛不釋手,由鑛冶學會於民國 60 年編著出版之「鑛冶辭典」,吳教授情不自禁流露出對辭典珍愛之情,充分展現產學結合、福國利民之典範,令人動容!
- 傑出服務貢獻獎:
本會為表揚對推動本會會務表現傑出並有特殊貢獻者,特予設置傑出服務貢獻獎。
今年獲得此項榮譽的得獎人是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資系邱德威主任,邱主任長期推動鑛冶學術領域蓬勃發展,111 年並主導承辦鑛冶年會籌備工作,表現傑出, 成果豐碩,特由鄭際昭理事長親自頒獎,以資感謝。
- 盧善棟獎學金:
該獎學金於民國 99 年由盧善棟先生兩位公子—欣銓科技公司董事長盧志遠博士及鈺創科技公司董事長盧超群博士所設立,委由學會辦理,每年頒發三名獎學金,指定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研究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研究生各一名,每名獎學金新台幣陸萬元,獎狀乙紙。
今年獲獎人經獎學金評審委員評定,名單如下:
◎楊宇恩: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 何品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研究生
◎ 陳奕中: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資系博士研究生
以上得獎者由鄭際昭理事長頒發獎金及獎牌。
為感謝兩位董事長設立獎學金之育才美意,特由鄭理事長致贈感謝狀,以資紀念。
- 111 年論文獎:
獲獎者有
獲獎者有:
◎特優獎 1 名:
作者:陳星嶧、林省揚、郭嘉旭、陳伽達、李旺龍
論文:自黏鐵芯感應加熱之磁熱耦合預測模型建立獲頒論文獎金 3 萬元,獎狀每人乙紙。
◎優等獎 3 名:
- 作者:潘建男、陳琨明、郭家宏、柳芝螢、邱楨易、蘇同新
論文:高效鋁矽碳質複合材料開發
- 作者:羅韶奇、鄭梓民、賴志煌
論文:從含鎢合金製備高純度氧化鎢之新方法
- 作者:林常盛、陳正信、鄒 穎
論文:煉鋼鋼液溫降成因分析與溫度預測之研究
以上得獎論文獲頒每篇獎金 2 萬元,每人獎狀一面,由本會陳貞光副理事長頒發。
◎佳作獎 5 名:
- 作者:郭家宏、陳怡如、徐泓璋、簡朝棋、黃菁儀
題目:高效率n 型Bi-Te 系熱電合金開發及其在鋼廠廢熱回收發電應用
- 作者:邱鈺甯、林士剛
題目:高熱穩定性鋁合金設計與開發:第一原理計算
- 作者:田志明、黃乙倫、王志文、李佳勳、陳冠志題目:環保高效脫硫劑產品開發
- 作者:張簡光哲、陸振原、杜憲文、劉炳志、李陽五題目:高爐煉鐵之智能化焦炭粒度分析系統開發
- 作者:歐信宏、陳柏偉、洪永熊、施奕維
題目:廢酸再生工場之溶鋼槽清洗劑開發
- 作者:林雅雯、林凱隆、李韋皞、黃宇玄
題目:矽鋁質廢資材合成胺官能基表面嫁接Al-MCM-41 及環境調濕性能之研究
- 作者:陳薇羽、楊汶達、劉雅瑄
題目:從乙醇廢水中規模化綠氫生產之研究
以上得獎論文獲頒每篇獎金 1 萬元,每人獎狀一面,由本會陳貞光副理事長頒發。
- 『大學材料、資源系所獎勵金』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四年級 萬光恒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四年級 陳泓如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四年級甲組 陳妍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四年級乙組 曾煥頤
◎國立高雄大學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四年級 林翌茹
◎大同大學機械與材料工程學系四年級 謝淳雅
◎中國文化大學地質系四年級 林詠蓁
◎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四年級 蘇琳珺
以上得獎者每位獲得獎勵金 1 萬元及獎狀一面,請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系吳威德教授頒獎。
頒獎結束後,全體貴賓及會員就地拍攝團體照留念
■專題演講:
頒獎後,隨即由中鋼公司鋼鐵研究發展處煉鐵製程組杜憲文組長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中鋼公司低碳高爐煉鐵技術開發路徑」, 杜組長解說甚詳,逐一分享產業龍頭中鋼公司面臨淨零碳排挑戰之發展對策,堪為產業界典範,助益良多,在場一致鼓掌表示感謝!
會後由本會致贈水晶獎牌一面,以資誌謝!
■年會籌備報告:
中鋼公司杜組長精彩講演後,隨即由年會籌備會執行秘書林啟明教授報告年會籌備情形:
112 年年會籌備工作共召開三次委員會議,完成(1) 籌備會組資及人員定案、(2) 年會廠礦參觀及專題討論會時間及地點、專題討論會主題及大會演講人邀約等、(4) 論文徵集及宣讀等、(5) 年會宴辦理時間及地點等等,均獲良好發展與共識。
最後,謝謝各位籌備委員的熱心指導、興大材料系師生的熱情參與社會各界人士的慨捐,讓年會籌備工作圓滿達成任務,最後祝福大家滿載而歸。
■會務綜合報告:
賴秘書長廷漢報告:分會務及業務兩大項報告。
- 會務工作:
本年度會務工作主要有三大重點,即:順利推動新舊任理事長及各項業務交接、會址出售購置相關業務、年會活動辦理。詳細工作內容如下:
本年度會務重要工作內容摘錄如下:
(1)召開司選委員會規劃第 62 屆會員代表、理監事及正副理事長選舉;
(2)召開第 61 屆(112-112 年) 第 3 次會員代表大會;
(3)112 年 9 月 8 日召開獎章委員會,審查通過 112 年技術獎章及傑出服務貢獻獎當選人名單。
(4)召開第 61 屆第 5、6、7、8 次理監事會議;
(5)新會址完成裝潢、遷入及發布遷址公告。
- 業務工作
(1)出版會刊:出版《鑛冶》會刊第 67 卷 1 ∼ 3 期,精裝《鑛冶》66 卷合訂本。
(2)各專門委員會舉辦學術活動 54 項。
以上會務與業務工作推展順利,謝謝大家!
四、論文宣讀
午餐後,下午 13:30 ∼ 17:30 假國立中興大學化工暨材料大樓各研討室舉行 112 年論文宣讀會;分「口頭組」及「海報組」二類,口頭報告分 7 組,論文共 73 篇,海報組 18 篇不分組,茲就分組組別,篇數及主持人列表如下:
組別 |
論文篇數 |
主持人 |
1. 礦業、地質與石油組 |
10 |
陳大麟、陳柔妃 |
2. 冶金組 |
12 |
連雙喜、顏怡文 |
3. 材料甲組 |
12 |
劉世賢、林家吟 |
4. 材料乙組 |
13 |
董寰乾、劉凡瑋 |
5. 材料丙組 |
13 |
邱德威、林啟明 |
6. 資源回收與環境永續組 |
13 |
牟金祿、王玉瑞 |
7. 海報組 |
18 |
吳威德、徐佩君 |
論文口頭分組宣讀於下午 5:30 準時結束,並由口頭發表 6 個分組分別票選最佳論文 2~3 篇,海報組選出三篇,送本會出版委員會再擇期宣讀,將評選特優獎 1 名、優等獎 3 名、佳作獎 5 名,並將特優獎論文推薦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際論文競賽。
每年為提高論文宣讀聽眾出席率,年籌會論文組都會舉辦摸彩助興,凡出席論文聽眾(含論文作者),不同論文會場蓋滿四個圖章即可參加摸彩,由年籌會提供 10 個獎,每個獎項 1 千元禮券,會後在化材大樓一樓大廳當眾抽獎,情況熱烈!
五、年會宴及摸彩
今年年會宴假菊園日式料理婚宴會館舉行,席間並供應紅酒、飲料,場面歡欣愉悅,酒過三巡,大夥兒輕鬆與貴賓們開懷暢談,熱情交流;年輕學子引吭高歌,台風穩健、毫不怯場, 十足展現青春活力,席間並穿插摸彩活動助興,更添高潮。
年會宴於 20:00 結束,互道珍重,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