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會活動紀實
中國鑛冶工程學會 111 年年會活動於 10 月 14 日展開,於 10 月 15 日圓滿結束;今(111) 年年會敦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王錫福校長擔任籌備會主任委員、北科大工程學院陳貞光院長為副主任委員、北科大材資系邱德威主任任執行秘書、北科大材資所資源組蔡子萱所長任副執行秘書,分七組辦事,總務組召集人:楊永欽、副召集人:徐曉萱、陳柔妃;活動場地組召集人:張世賢、副召集人:施岳廷、楊詠荍;財務組召集人:李文周、副召集人:莊東杰、吳玉娟、陳信安;專題組召集人:吳明偉、副召集人:林家正;獎編組召集人:余炳盛、副召集人:邱家吉;註冊組召集人:李韋皞、副召集人:王 中、宋桂春;廠礦參觀組:陳柏均、副召集人:李紹先。
籌備委員會共召開三次會議,會中決議:10 月 14 日上午辦理廠礦參觀活動、下午舉行專題討論會,10 月 15 日上午召開年會大會,下午進行論文宣讀會及晚上舉辦年會宴。
以上活動均如期盛大辦理完成,茲就活動概要記述如後:
此次活動籌辦期間,縱遭疫情影響,籌備委員會仍克服困難,召開四次會議討論活動籌備細節,會中決議:10月21 日當天舉辦年會大會活動及鋼鐵論壇活動,下午召開專題討論會,為避免群聚,除取消廠礦參觀外,年會宴取消改發送餐盒替代,10月22日上午舉辦論文宣讀會,茲就活動概要記述如後:
一、廠礦參觀
本次年會活動首日以廠礦參觀揭開序幕,參觀地點安排至新北市十分瀑布及黃金博物館。出發時雖逢市區傾盆大雨,但車甫駛離市區即見雨勢稍歇,參與嘉賓心情也隨之轉晴。
活動首站先至十分瀑布,瀑布磅礡的水勢躍入廣闊深潭,空氣中瀰漫著薄霧般的水氣,沁人心脾。離開十分瀑布後即驅車前往瑞芳區的黃金博物館,該館為國內第一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的博物館,目的係為將金瓜石、水湳洞地區珍貴的自然生態、礦業遺址、景觀風貌、歷史記憶及人文資產進行妥善的保存而設立,參觀期間導遊詳細解說,賓客們受益良多,尤其對於管區內展示的大金磚印象深刻,頻頻留影,十分有趣。
活動結束,踏上歸途,貴賓們回到北科大稍事休息、用餐,隨即參加專題討論會。
二、專題討論會
今(111) 年年會專題討論會主題為「鑛冶產業對 2050 淨零排放之因應與對策」,於 10 月 14日下午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宏裕科技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討論子題、主講人及主持人如下:
「鑛冶產業對 2050 淨零排放之因應與對策」 |
|||
時 間 |
議 題 |
主 講 人 |
主 持 人 |
13:30 ~ 14:00 |
報 到、領取資料 |
年會註冊組 |
|
14:00 |
宣布開會 |
賴廷漢秘書長 |
|
14:00 ~ 14:05 |
致開幕詞 |
鄭際昭 理事長 ( 中國鑛冶工程學會) |
|
14:05 ~ 14:10 |
召集人致詞 |
吳明偉 教授 年會專題組召集人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資系) |
|
14:10 ~ 14:45 |
台灣水泥對 2050 淨零碳排規劃與展望 |
馬楷崴 副理 ( 台灣水泥公司) |
|
14:45 ~ 15:20 |
臺灣地熱與碳封存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
謝秉志 教授 (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 |
|
15:20 ~ 15:40 |
茶敘 |
年會總務組 |
|
15:40 ~ 16:15 |
電弧煉鋼之減碳排技術發展 |
何長慶 董事長 ( 東和鋼鐵集團嘉德技術開發公司) 吳開宇 處長 ( 東和鋼鐵公司研發技術處) |
陳貞光 副理事長 ( 中國鑛冶工程學會) |
16:15 ~ 16:50 |
金屬產業碳盤查方法及減碳技術與案例 |
胡國信 組長 ( 金屬中心知識應用服務組) |
|
16:50 ~ 17:00 |
綜合討論 |
四場演講緊扣主題,充分展現產官學研各界集思廣益,共尋台灣達成 2050 淨零碳排大計之努力,內容精彩,聽眾反應熱烈並積極提問,討論會圓滿成功。
三、年會大會
111 年年會大會於 10 月 15 日(星期六)上午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宏裕科技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是日雖然天公不作美,但在疫情管制措施逐漸鬆綁後,會員們把握難得相聚的機會,在會議廳相見歡,寒暄聲此起彼落,綻放愉快的笑容,充分釋放被疫情禁錮已久的熱情!大會門口佈滿各界贈送高架花籃,鮮豔芬芳,倍增大會喜氣。報到處秩序井然,由北科大材資系派出學生引導貴賓簽名、配花、領取開會資料,帶領入場及遞獎章工作,會員報到註冊,領取開會資料及頗受歡迎、由中鋼公司所贊助之「熊愛台灣棘輪起子工具組」紀念品後,順序進入會場, 10 時準時開幕。
■主席致詞
大會開始由鄭際昭理事長致詞,首先他感謝各位貴賓蒞臨支持年會活動,並讚揚學會自立會以來長年展現精湛之研究成果, 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接著鄭理事長感謝承辦本次年會活動的北科大團隊,不僅提供高規的會議場地,更由王錫福校長親任主任委員,領軍陳貞光院長及邱德威主任暨北科大材資系全體師生籌辦活動。
鄭理事長進而闡述「鑛冶」二字意涵隨時代更迭,涵蓋面已逐步擴展至光電、動力、能源等材料之開發與應用領域;而為因應地球暖化、極端氣候所生之環境災難,各產業在發展之際面對落實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發展、循環經濟等要求也迫在眉睫,故學會特別以「鑛冶產業對 2050 淨零排放之因應與對策」為題討論,並於稍後以「中鋼邁向淨零碳排之減碳策略和技術路徑」為專題進行詳細說明。鄭理事長相信透過一年一度舉辦專題討論、專題演講及論文徵選等活動,不但能促成產、學密切交流,更能加強在學青年深化相關領域之研發與應用,必當為國家產業轉型注入強心劑。
最後,鄭理事長恭喜各位得獎者也與大家分享學會完成新址選定的好消息,並祝福大會圓滿順利,會員身體健康,事業鴻展!
■貴賓致詞
- 王錫福校長:
中國鑛冶工程學會是個歷史悠久的學會,北科大材資系自礦冶工程科年代起便與學會密切合作,積極培養礦冶界人才,本人會員資歷更常達四十餘年,今(111) 年更是第四次擔任年會主任委員,淵源甚深。
學會在工程界佔有舉足輕重地位,不僅許多鑛冶界產、官、學的要員曾獲學會獎學金,尤其自民國 96 年來,在歷年理事長的卓越領導下,不
僅參加中工會會際論文競賽屢獲佳績,也榮獲頒績優社團,令人稱羨。
目前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環境永續經營已成顯學,且政府於今(111) 年揭櫫 2050 淨零排放相關路徑及策略說明,產業實踐碳排改善如箭在弦上,而許多關鍵技術的發展與學會會員息息相關,故引領產業轉型已是鑛冶學會未來責無旁貸的使命,故本次年會各活動即以此為題進行各項討論、演講及論文發表。
疫情期間得藉年會活動與老友重聚,難能可貴,在此祝福所有與會者收穫滿滿、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黃肇瑞教授
各位貴賓大家早!鑛冶學會是本人學成回國後參加的第一個學會,後來也有幸擔任理事長, 淵源甚深, 故每次參加學會活動都倍感溫
馨。
感謝諸礦業先進的努力,使得具有百年歷史的學會對於產業界貢獻良多;時至今日,礦業仍隨能源供給型態的轉變與時俱進的發展著,例如太陽能板所需的鈣鈦礦、矽及電動車產業所需的鋰電池、稀土,都是綠色能源、永續發展不可或缺之元素。
而目前學會已在鄭理事長及許多熱心的理監事協助下,完成新會址購置,相當值得慶賀,而今天大會將由劉世賢副處長以「中鋼公司邁向淨零碳排之減碳策略和技術路徑演講」為題進行演講,精彩可期,中鋼位居產業龍頭,其節能減碳的轉型過程,肯定是各產業學習的典範,相信在鄭理事長的帶領下,必然讓學會在 2050淨零排放過程中,扮演重要關鍵的角色。
■頒獎
- 技術獎章:
111 年頒發技術獎章給本會個人會員:蕭從文先生。
蕭從文先生為台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企劃室主任,其任職台灣中油公司四十餘載,秉持地質專業,積極致力國內外礦區探勘開發,尤以協助取得非洲查德礦區,成為我國第一個自力探勘成功的海外油田,為我國海外礦區開發奠定良好基礎,貢獻卓著,故特頒贈本會最高榮譽「技術獎章」,以資激勵。本獎項由鄭理事長頒發獎牌乙只。蕭主任受獎後致詞如下:
各位貴賓好!很榮幸獲獎,心中滿懷感恩、惶恐及喜悅之情,感恩中油公司提供良善的環境使本人得以發揮所長、增進技術,另外也感謝學會的肯定,本人雖將退休,也必當持續精進,不負技術獎章之殊榮,謝謝!
- 傑出服務貢獻獎:
本會為表揚對推動本會會務表現傑出並有特殊貢獻者,特予設置傑出服務貢獻獎。
今年獲得此項榮譽的得獎人是由蔡理事穗、曾常務理事保忠、陳副理事長貞光、翁常務監事榮南、連理事雙喜、王理事中等六位理、監事組成的都更小組。都更小組歷時兩年多,排除萬難,完成百年學會會址更動大業,功不可沒,特由鄭際昭理事長親自頒獎,以資感謝。
- 盧善棟獎學金:
該獎學金於民國 99 年由盧善棟先生兩位公子—欣銓科技公司董事長盧志遠博士及鈺創科技公司董事長盧超群博士所設立,委由學會辦理,每年頒發三名獎學金,指定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研究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研究生各一名,每名獎學金新台幣陸萬元,獎狀乙紙。
今年獲獎人經獎學金評審委員評定,名單如下:
◎ 李政翰: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 呂璨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研究生
◎ 余仲倫: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資系博士研究生
以上得獎者由獎學金設立人之一,盧超群董事長頒發獎金及獎牌。
為感謝兩位董事長設立獎學金之育才美意,特由鄭理事長致贈感謝狀,以資紀念。
盧超群董事長於受贈感謝狀後致詞說:
今天參加年會活動,內心非常喜悅,回憶先父,以發揚學會為己志,買會址、辦會刊,直至晚年仍心繫學會,用情至深,吾備受啟發,期以同等模式經營半導體協會尚未完全可得。
先父人如其名,終生期許自身格物致知、止於至善、成為國家棟樑,並諄諄教誨吾與兄長亦當學成歸國,報效國家。
今聞學會特優獎論文再度獲中工會論文獎、新購會址又選得眾多年輕優秀人才,甚感欣慰,期許來人當承繼前人經世濟民之理想,持續精進,永不止息,最後敬祝大會順利,會務昌盛!
- 110 年論文獎:110 年論文獎,獲獎者有
◎特優獎 1 名:
作者:石漢正、庾忠義、洪啟洋、高琦凱 論文:高烘烤硬化型汽車輕量化鋁合金開發
本篇論文獲頒論文獎金 3 萬元,獎狀每人乙紙,由本會鄭際昭理事長頒發。
◎優等獎 3 名:
- 作者:林新惟、林省揚、詹奇峰、劉彥廷、林夐崧論文:電動車用快速固化自黏型塗膜電磁鋼片
- 作者:蕭嘉賢、童哲雄、汪鼎凱
論文:高爐爐熔渣調控專家系統開發
- 作者:曾有志、許家銘、陳順發、李輝隆、陳幼良
論文:孔隙率對多孔隙 17-4PH 不鏽鋼動態力學性能之影響
以上得獎論文獲頒每篇獎金 2 萬元,每人獎狀一面,由本會陳貞光副理事長頒發。
◎佳作獎 5 名:
- 作者:陳琨明、郭家宏、潘建男、劉懋勳
題目:廢耐火材料轉製水淬高爐石資源應用及實場試驗之研究
- 作者:曾耀弘、翁丁財、李育成、郭煜賢
題目:創新轉爐熱渣吹氧改質安定化製程研究
- 作者:林啟明、張育恩、何正一、何長慶、吳威德題目:環保高效脫硫劑產品開發
- 作者:吳調原、張錦裕、廖晟佑、李其峻
題目:等效楊氏模數於熱風爐熱應力分析之應用
- 作者:鄭義良、許仁豪、吳宗峯
題目:中鋼設備零件之破損分析研究- 以解捲機心軸與除銹系統球型聯結器為例以上得獎論文獲頒每篇獎金 1 萬元,每人獎狀一面,由本會陳貞光副理事長頒發。
- 『大學材料、資源系所獎勵金』
◎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系四年級- 陸子柔
◎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系四年級- 張馥薇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四材資四甲- 葉相佑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四材資四乙- 郭依庭
◎ 大同大學機材系四年級- 黃威
◎ 中國文化大學地質系四年級- 巫家宜
以上得獎者每位獲得獎勵金一萬元及獎狀一面,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資系邱德威主任頒獎。
頒獎後,全體貴賓及會員原地拍攝團體照留念。
■專題演講:
頒獎後,隨即由中鋼公司專案副處長劉世賢博士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中鋼邁向淨零碳排之減碳策略和技術路徑」,劉副處長解說甚詳,逐一分享產業龍頭中鋼公司改善碳排之具體成效,時值政府揭櫫「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藍圖」,無疑即時為產業界提供學習典範,助益良
多,在場一致鼓掌表示感謝!
會後由本會致贈水晶獎牌一面;銘誌:中鋼公司劉世賢副長
在本會一一一年年會發表「中鋼邁向淨零碳排之減碳策略和技術路徑」專題演講;遠矚高瞻,條分縷析,立論精闢,備受贊賞;特頒贈獎牌,以銘誌念。
■年會籌備報告:
中鋼劉副處長精彩講演後,隨即由年會籌備會執行秘書北科大材資系邱德威主任報告年會籌備情形如下:111 年年會籌備工作於 5 月 25 日、7 月 27 日、9 月 23 日共召開三次委員會議,完成(1) 籌備會組織及人員定案、(2) 年會廠礦參觀、專題討論會時間及地點、(3) 專題討論會主題及大會演講人邀約、(4) 論文徵集及宣讀、(5) 年會宴辦理時間、地點等等,均獲良好發展與共識。最後,謝謝各位籌備委員的熱心指導、北科大師生的熱情參與社會各界人士的慨捐,讓年會籌備工作圓滿達成任務,最後祝福大家滿載而歸。
■會務綜合報告:
賴秘書長廷漢報告:分會務及業務兩大項報告。
- 會務工作:
本年度會務工作主要有三大重點,即:順利推動新舊任理事長及各項業務交接、會址出售購置相關業務、年會活動辦理。詳細工作內容如下:
- 召開司選委員會完成會員代表選舉;
- 召開第 61 屆(111-112 年) 第 1、2 次會員代表大會;
- 召開獎章委員會徵選 111 年「技術獎章」準候選人為蕭從文先生;
- 召開 5 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 召開 3 次年會活動籌備會議。
- 完成會所舊址出售、新址購置並進行裝潢規畫。
- 業務工作
- 出版會刊:出版《鑛冶》會刊第 66 卷 1 ~ 3 期,精裝《鑛冶》65 卷合訂本。
- 各專門委員會舉辦學術活動 54 項。會務與業務工作推展順利,謝謝大家!
四、論文宣讀
午餐後,下午 13:30 ~ 17:30 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第二教學大樓各研討室舉行 111 年論文宣讀會;分「口頭組」及「海報組」二類,口頭報告分 7 組,論文共 117 篇,海報組 33 篇不分組,茲就分組組別,篇數及主持人列表如下:
組別 |
論文篇數 |
主持人 |
1. 礦業及地質組 |
13 |
魏稽生、陳惠芬 |
2. 冶金組 |
12 |
顏怡文、林俊銘 |
3. 石油與能源管理組 |
11 |
翁榮南、林景崎 |
4. 材料甲組 |
11 |
連雙喜、劉世賢 |
5. 材料乙組 |
12 |
董寰乾、吳明偉 |
6. 材料丙組 |
12 |
邱德威、施岳廷 |
7. 資源回收與環境永續組 |
13 |
蔡子萱、牟金祿 |
8. 海報組 |
33 |
鄭大偉、梁鍵隴、林哲宇 |
論文口頭分組宣讀於下午 5:30 準時結束,並由 7 個分組分別票選最佳論文 2~3 篇,海報組選出三篇,送本會出版委員會再擇期宣讀,將評選特優獎 1 名、優等獎 3 名、佳作獎 5 名,並將特優獎論文推薦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際論文競賽。
為提高論文宣讀聽眾出席率,年籌會獎編組特地設計摸彩助興,凡出席論文聽眾(含論文作者),不同論文會場蓋滿四個圖章即可參加摸彩,由年籌會提供 10 個獎,每個 1 千元禮券,
於會後在第二教學大樓一樓大廳當眾抽獎,情況熱烈!
五、年會宴及摸彩
今年年會宴假田園海鮮餐廳舉行,席開 10 桌,美味可口,無負米其林一星餐廳美名,席間並供應紅酒、飲料,場面歡欣愉悅,酒過三巡,大夥兒卸下活動承辦重擔,與貴賓們開懷暢談,熱情交流,中間穿插摸彩活動助興,更添熱鬧氣氛。
年會宴於 20:00 結束,互道珍重,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