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年年會活動紀實

       為推進學會國際化腳步,今(108)年年會活動特別擴大舉辦,同時辦理第一屆亞太鑛冶國際研討會,活動於11月17日下午開始,11月20日圓滿結束。今年特別敦請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李偉賢院長擔任籌備會主任委員,成大資源系主任徐國錦為副主任委員暨年會主任委員,謝秉志任執行長,蘇彥勳任秘書長,共分五組辦事,總務組及議程場地組召集人:謝秉志、財務組召集人:李新民、專題組及論文組召集人:張裕煦、余炳盛、註冊組召集人:蘇彥勳。籌備委員會共召開十二次會議,會中決議:11月17日至19日召開第一屆亞太鑛冶國際研討會:11月17日註冊,18日進行演講及論文發表,19日上午進行演講及論文發表、下午進行市區旅遊及晚上年會宴,11月20日上午年會大會、下午論文宣讀會及晚上主持人宴請餐會,均如期盛大辦理完成,茲就活動概要按時序記述如後:

■第一屆亞太鑛冶國際研討會

報到

11月17日下午開始,與會者陸續報到,並即席舉辦歡迎宴,為歷史性的國際盛會揭開序幕。

■黃理事長肇瑞致詞

       隔日,早上9點準時正式開幕,由中國鑛冶工程學會黃肇瑞理事長蒞臨致詞,黃理事長首先以各式語言向與會嘉賓表達歡迎之意,並介紹本會簡史。他語重心長地道出自己秉持繼往開來的信念並說明為何堅持辦理國際研討會的心路歷程。接下來在提到本次研討會主題內容時,理事長提到舉凡人類所用到的物品都與鑛冶有關,而鑛冶界研發的材料與時俱進,已充分展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層面;而21世紀科技發展的重點,還應著重在生態和環境的保護,讓各式材料能夠被更有效率的運用,繼而創造出能永續發展的科技產業,故對地球更具有環保性的材料,更應被積極重視。最後黃理事長期許透過此次的研討會,台灣學者與國際學者能廣泛意見交流與討論,讓台灣的材料科學發展邁入更高領域。

■專題演講

        APMM-2019研討會第一場專題演講邀請到美國工程科學院士Prof. Syd S. Peng演講,講題為「Automation of Longwall Mining」,其內容在討論藉由AFC (Armored Face Conveyor),一次挖礦深度可達30m/min,一次量能有100公噸。稍後,日本學者Prof. Shinya Kitamura進行磷和錳的演講,主題為「Extract of P and Mn from Steelmaking Slag」,教授指出了磷是鋼中有害雜質之一,含磷較多的鋼,在室溫或更低的溫度下使用時,容易脆裂,稱為"冷脆",鋼中含碳越高,磷引起的脆性越嚴重。而蔡煥堂博士介紹汽車與鋼鐵業的相關性,在汽車產業上,鋁成為鋼鐵最主要的競爭材料,因此鋼鐵業輕量化的發展不可忽視。在短暫午餐時間之後,大會邀請對於研究地質、能源與鑛冶的研究所碩、博士學生,談論他們在在學期間所研究的成果。

       日本教授Takeshi Tsuji以「Characterization of Gas-Hydrate and Free-Gas around Japanese Island」為題,繼續為大家帶來精采的演說內容,演講中提到氣體水合物(Gas hydrates),是一類水性固態晶體,其物理性質類似於冰,其中體積較小的氣體疏水分子被水分子組成的籠形結構包圍,通過氫鍵連接。換言之,籠形水合物屬於籠形化合物,其中主體分子為水分子,客體分子一般為氣體。若沒有客體分子的支撐作用,這類化合物的晶體結構便會坍塌為冰或水的結構。絕大多數相對分子質量較低的氣體都能形成籠形水合物,比如O2、H2、N2、CO2, CH4、H2S、Ar、Kr、Xe等。一些高級烴類以及氟利昂也能形成籠形水合物。來自清大材料所的葉均蔚教授為大家帶來「High-entropy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的演講,以添加多種合金元素為主的高熵合金,混合熵對於高熵合金的產生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熵是熱力學上代表亂度的一個參數,一個系統的亂度越大,熵就越大,可歸納出四大效應(Yeh, 2006),熱力學上的高熵效應、結晶學上的晶格應變效應、動力學上的緩慢擴散效應和雞尾酒效應。內容相當專業且深入,在場聽眾獲益良多。

■市區觀光與晚宴

       午餐短暫休息後,緊接著城市旅遊的活動,大會帶著參與這次會議活動的學者與學生,至安平古堡欣賞台南的古蹟之美以及享用著名的牛肉湯、蝦餅及現炸蝦捲,賓客們皆吮指回味,意猶未盡。晚上,在台南大飯店二樓舉行晚宴,除有精饌美食,還安排了精采的摸彩活動及樂團演唱,斛籌交錯,賓主盡歡。

■108年年會

■年會大會

       108年年會大會於11月20日(星期三)上午假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是日,天高氣爽,與會會員在大廳相見歡,寒暄聲此起彼落,綻放愉快的笑容,氣氛溫馨祥和!大會門口佈滿各界贈送高架花籃,鮮豔芬芳,倍增大會喜氣。報到處秩序井然,由成大材料系派出學生引導貴賓簽名、配花、領取開會資料,帶領入場及遞獎章工作,會員報到註冊,領取開會資料及美觀實用的保溫紀念杯乙只,順序進入會場,10時整準時開幕。

■主席致詞

       首先由黃理事長致詞,他說:各位貴賓及鑛冶業界先進、各位會員女士、先生,大家早安,歡迎大家出席今天本會年會活動。中國鑛冶工程學會今年懷抱前人累積之碩果,舉辦第一屆亞太鑛冶國際研討會,以「舊傳統新契機」為題,展開精彩的演講及分組討論,收穫頗豐,活動圓滿落幕,為本會國際化邁開成功的第一步。活動的籌辦,需要諸多人力及財力支持,在此感謝此次出錢出力的所有單位及個人,包括贊助及協辦本次活動的科技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及經濟部礦務局等公部門,另本會各團體會員的慷慨捐助及本會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籌備會財務組召集人中鋼運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新民先生及中鋼公司助理副總劉敏雄先生熱心匡助,與協助募款的理、監事。再來感謝國立成功大學對場地費用給予極優惠的折扣,協助成就本會國際化的理想;再來要感謝成大工學院李院長偉賢,不僅出任國際研討會的主任委員,也大方贊助活動經費。

       接者要感謝成大資源系的徐主任國錦,他今年身兼國際研討會的副主任委員及年會的主任委員兩職,分頭籌辦年會及國際研討會,非常辛苦;同時也要感謝參與兩會的籌備委員。另外要感謝年會及國際研討會的論文把關者北科大材資所的張裕煦所長、余炳盛教授並且感謝研討會國內外所有召集人,負責邀約各界貴賓與會並提供論文。本次國際研討會的謝秉志執行秘書、吳政岳博士等,都非常縝密的執行籌備計畫,還有由蘇彥勳秘書長率領本會秘書處同仁非常認真的統整所有活動細節。再來感謝所有出席今日年會的貴賓、先進及會員女士、先生們的熱烈參與。在18日至19日上午舉行的國際研討會,為本會首次擧辦,特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針對鑛冶及現今最夯的循環經濟領域,進行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會議五個主題包含地質資源探勘、地質資源開發、冶金工程、材料科學及循環經濟與永續資源,五位主題講者皆為議題領域之佼佼者,會中並發表近60篇相關論文,展現豐富研究成果,內容相當精采。

       昨天(19日)下午我們也帶領嘉賓參觀台南市區內著名的名勝古蹟,認識先民活動史蹟,留下美好的回憶與收獲。在今天大會中,本會將頒發108年本會最高榮譽「技術獎章」乙座給本會團體會員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和平分公司,以表彰其創新技術、落實環保、體現循環經濟效益,將礦場、水泥廠及電廠經營結合,充分達到就地減廢、資源再生利用等永續作為。接著將頒發第10屆盧善棟獎學金、107年9篇論文獎和8位優秀大學、技術學院學生獎勵金等,恭喜這些傑出的獲獎者。頒獎過後將敦請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坤炎先生為我們講述「亞洲水泥公司之企業社會責任」,內容精彩可期,十分感謝!在年會獎編組余召集人炳盛努力下,今年年會論文共徵集:口頭報告組75篇,海報組20篇,論文均具學術與經濟價值,將在今天下午分組發表,歡迎各位嘉賓蒞臨會場聆聽。今年在本年會發表的論文將循往例評選最佳論文1篇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論文競賽,而本會去年所推薦參加中工會工程論文獎競賽獲得該獎最高榮譽「詹氏論文獎」。觀諸本會過去10年(民國99-108年)參加中工會論文競賽,已連續獲得「詹氏論文獎」5次、「工程論文獎」5次,期待今年年會發表的最佳論文可以再度獲得中工會「詹氏論文獎」。

       特別感謝本會出版委員會陳主任委員貞光,本會出版的季刊「鑛冶」一年四期,在其用心編輯下,均能按時發行。在年會資料袋內所附的是9月剛出刊的第63卷第3期「鑛冶會刊」、本次活動資訊的「年會手冊」及認識鑛冶小冊,請大家參閱。除本次年會活動外,本會尚有礦業、冶金、石油、會員、獎章、台灣SOFC產業推動等委員會,也感謝各委員會均在各主任委員領導下,順利推動年度計畫活動。最後,在此預祝108年年會大會圓滿成功,各位貴賓暨會員身體健康、家庭美滿幸福、事業鴻圖大展!

■貴賓致詞

●朱秋龍總經理

       學會的歷史悠久,對台灣工業裨益甚深,余自民國73年加入至今,親眼見證學會對礦業、鋼鐵、冶金工業的助益。近年來受環保意識抬頭,諸多鑛冶工業屢多受限,故學會應思如何繼續追尋前人步伐,繼續發揚光大,是刻不冗緩的課題,最後敬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王俊志副院長

       各位與會貴賓大家早,首先代表地主成功大學歡迎大家參加年會活動,中國鑛冶工程學會在現任理事長黃肇瑞教授力主創新的號召下,召開了第一屆亞太鑛冶國際研討會,目前大學教育逐漸邁向學院制、學程制,給予研究發展領域更多彈性,相信對鑛冶工程的發展將有更大的幫助。最後敬祝大會順利,各位與會貴賓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礙於時間因素,無法邀請貴賓逐一致詞,故由司儀唱名介紹。

■頒獎

●技術獎章:

       108年技術獎章頒給創新技術、落實環保、體現循環經濟效益,貢獻卓著的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分公司,現場由黃肇瑞理事長頒發本會最高榮譽-技術獎章。技術獎章由該公司馬楷崴主任代表授獎,並致感謝詞說:首先感謝學會及黃理事長,在此代表台泥公司受獎,秉承台泥公司張安平董事長所言,台泥公司已脫離往昔定義的水泥公司,成為處理人類文明與大自然複雜關係的環保公司,未來水泥製程可以結合許多產業,例如與工研院合作「碳捕獲技術」、與花蓮縣政府合作處理垃圾問題,可以為台灣及世界提供更多低碳化的服務;另外在源頭的採礦產業部分,將繼續秉持環保精神將礦山綠化做到最好,謝謝大家!

●傑出貢獻獎

       本會為表揚對推動本會會務表現傑出並有特殊貢獻者,特予設置傑出服務貢獻獎。而今年獲頒第一屆傑出貢獻獎的得獎者有兩名,一是帶領北科大協助會務有成的北科大校長王錫福教授及主辦107年年會活動,為台灣尋求替代能源出路,成果豐碩的台大材料系林新智教授(時任系主任)。當天由於王校長因公無法出席由北科大材資系主任陳貞光教授代為受獎,另林新智教授親自領獎,該獎由本會陳副理事長逸偵頒發。

●盧善棟獎學金

       該獎學金於民國99年由盧善棟先生兩位公子—欣銓科技公司董事長盧志遠博士及鈺創科技公司董事長盧超群博士所設立,委由學會處理。每年頒發三名獎學金,指定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研究生各一名,每名獎學金新台幣陸萬元,獎狀乙紙。今年獲獎人經獎學金評審委員評定,名單如下:

◆楊亞欣: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邵葆雯: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研究生
◆蔡政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材資系博士研究生由黃肇瑞理事長親自頒發。

●頒發107年論文獎:107年論文獎,獲獎者有

◎特優獎1名:

作者:蔡明欽、李欣怡、蕭一清、林世庭、張博民 論文:電動車驅動馬達用電磁鋼片開發 
獲頒論文獎金3萬元,獎狀每人乙紙。

◎優等獎4名:

1、作者:鄭大偉、李韋皞、林冠宇、蔡志達、吳佳正、張祖恩、林凱隆、陳貞光  論文:煉鋼轉爐石之無機聚合安定化技術開發 
2、作者:鄭恆星、何秋誼、劉昀儒  論文:熱軋製程高速傾輥控制技術開發 
3、作者:歐信宏、吳俊辰、陳信雄、陳安勝  論文:鋼廠高/轉爐礦泥的資源化- 水質絮凝劑的開發 
4、作者:羅 偉、郭士綱、張宏誠、兵亮丘、陳志慶、陳致帆  論文:超高強度鋼板關鍵控冷技術開發  
以上得獎論文獲頒每篇獎金2萬元,每人獎狀一面。

◎佳作獎5名:

1、作者:潘建男、邵靖衡、翁丁財、葉博文題目:高爐流道爐襯設計與延壽技術開發
2、作者:田志明、林孝維、陳進發、吳偉智題目:鐵砧山氣田生產營運管理研究
3、作者:李政翰、陳偉聖、劉子瑜題目:碳酸鋰回收及純化之研究
4、作者:林啟明、樓紹緯、張育恩、李佳峻、吳威德題目:爐渣高溫物理性質之快速且簡易評估方法建立
5、作者:李國揚、向性一題目:以水系膠鑄成形方法製作高強度透明氧化鋁陶瓷
以上得獎論文獲頒每篇獎金1萬元,每人獎狀一面

以上得獎者分三組頒發獎金及獎狀,分別由保來得公司朱總經理秋龍、中鋼公司蔡副總經理松釗頒發。

● 『大學材料、資源系所獎勵金』
◎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系四年級-劉子瑜
◎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系四年級-胡永毅
◎ 台北科技大學四材資四甲-廖浩仰
◎ 台北科技大學四材資四乙-劉宇倫
◎ 國立高雄大學化材系四年級-邱爾立
◎ 大同大學材料系四年級-趙偉傑
◎ 中國文化大學地質系四年級-楊涵如
◎ 大漢技術學院四技珠寶系四-黃明華
以上得獎者每位獲得獎勵金一萬元及獎狀一面,請徐主任委員國錦頒獎。

頒獎後,全體貴賓及會員移駕成大國際會議廳大門外,拍攝團體照留念。

■專題演講:

       頒獎後,隨即入場由亞洲水泥公司李總經理坤炎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亞洲水泥公司之企業社會責任」,李總首先提出遠東集團以「誠、勤、樸、慎、創新」精神立業至今屆滿70年,旗下產業橫跨十大領域,本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成立許多與教育、醫療相關的公益團體,也成立許多科技、人文獎項,鼓勵各類對人類有益發展與創新的研究。在成立70周年的時刻,除秉持公益,舉辦多項紀念活動,集團更榮獲37項CRS模範生年度大獎,樹立標竿。
亞泥在礦場植生部分,目前新城山礦區已重新植樹9萬棵,百分之百完成綠化,實驗證實亞泥仿自然造林法,預計20年後將使礦區重回原始林景象,過程中,採取「客土槽植生工法」及「裸壁植生土包工法」交互使用,加速植生過程,鞏固邊坡穩定;而在挖掘過程中,採用比世界各國更嚴格的爆破震動規範,追求近乎無感的採礦過程。近年來,亞泥因新城山礦場成功復育的經驗屢獲國內外獎項,也成為各國爭相參訪的石灰石典範採礦場。在循環經濟部分,先進的製程使亞泥回收更多的替代原料及燃料,解決了許多廢棄物、垃圾的去化問題,但在地方溝通與法令方面的運用仍有待加強。李總表示,亞泥陪伴台灣度過經濟繁榮發展的階段,如今進入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重的時空,將繼續遵循GCCA永續發展憲章,深化工業4.0,打造智慧工廠,使製程減少耗材,提升效率,成為循環經濟的典範工廠。為了增進與社會共融,亞泥特地於廠區旁打造亞泥生態園區,復育數種動、植物,光是今年1到10月,已有三萬人次造訪,另外還舉辦「百變竹節蟲」巡迴特展,廣受好評。另外亞泥更追求與當地共存共榮,廠區多任用當地員工。亞泥更透過整合虛實媒體發送相關訊息,希望將企業將努力收穫的成果真誠地與當地人共享的情形公布與社會大眾了解。李總懇切解說,真誠分享企業在追求經濟發展之餘,更重視環境保護與造福鄉里的心路歷程,成為典範,實至名歸。在場會眾獲益良多,一致鼓掌表示感謝!會後由本會致贈水晶獎牌一面;銘誌:亞洲水泥公司李坤炎總經理於本會108年年會大會專題演講,讜論精闢,解析詳實,特贈匾排:「創新求變 繼往開來 產學聯盟 共創永續」,以資誌謝!

■年會籌備報告:

       李總經理精彩講演後,隨即由年會籌備會主任徐主任委員國錦報告年會籌備情形:108年年會暨第一屆亞太鑛冶國際研討會籌備工作共召開十次委員會議,完成(1)籌備會組織及人員定案、(2)研討會分組主題、(3)市區觀光、(4)專題演講及討論會時間及地點、(5)大會演講人邀約、(6)論文徵集及宣讀等、(7)年會宴辦理時間及地點等等,均獲良好發展與共識。最後,謝各位籌備委員的熱心指導,成大工學院及材料系、資源系師生的熱情參與社會各界人士的慨捐,讓年會暨國際研討會籌備工作圓滿成功達成任務。

■會務綜合報告:

       蘇秘書長彥勳報告:分會務及業務兩大項報告。●會務工作:(1) 司選會籌辦第60屆(109-110年)會員代表選舉;(2) 獎章委員會徵選108年「技術獎章」,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分公司為準候選人;(3) 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3次;(4) 舉辦第59屆第3次會員代表大會;(5) 籌辦第60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業務工作 (1) 出版會刊:出版《鑛冶》會刊第63卷1∼3期,精裝《鑛冶》62卷合訂本。(2) 各專門委員會舉辦學術活動。會務與業務工作推展順利,謝謝大家!■臨時提案:本會永久會員前中鋼鄒若齊董事長提出以下提案:提案內容:建請學會年會論文發表:(1)務必包括「鋁金屬技術論文」,(2)增加「產業減碳」及「綠色產品」論文發表。說明:1.鋁金屬是國內重要的金屬產業,今年年會尚無相關的論文,似有所憾,建議邀請鋁行業技術及行業專家參與,論述並共同尋突破及提昇的機會。國內產業龍頭也有社會責任參與提升整體產業的層級。2.產業減碳及提升綠色產品產出比率,全世界在這一年來全面加速,國內在此方面進展有限,主要是技術、法規及成本因素,其實這三者是緊密相關,學會應領頭做技術方面的推展,建議在爾後年會中設立一專屬論文發表場次。

■論文宣讀

午餐後,下午13:30 ∼17:30假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館各研討室舉行108年論文宣讀會;分「口頭組」及「海報組」二類,口頭報告分9組,論文共75篇,海報組20篇不分組,茲就口頭宣讀類分組主持人,篇數及主持人列表如下:

 

組別

論文篇數

主持人

礦業及地質組

10

魏稽生 陳燕華

 冶金甲組

9

石漢正 顏鴻威

 冶金乙組

8

連雙喜 陸木榮

石油組

8

翁榮南 林再興

材料甲組

9

向性一 劉宏義

材料乙組

10

吳毓純 詹鎮鋒

材料丙組

8

陳盈良 王玉瑞

循環經濟與環境永續甲組

6

陳俊達 陳偉聖

循環經濟與環境永續乙組

7

申永輝 李育成

海報組

20

黃韻勳 陳溪鎔

 

       論文口頭分組宣讀於下午5:30準時結束,並由10個分組分別票選最佳論文2~3篇,海報組選出三篇,送本會出版委員會再擇期宣讀,將評選特優獎1名、優等獎3名、佳作獎5名,並將特優獎論文推薦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際論文競賽。為提高論文宣讀聽眾出席率,年籌會論文組特地設計摸彩助興,凡出席論文聽眾(含論文作者),不同論文會長蓋滿四個圖章即可參加摸彩,由年籌會提供10個獎,每個1千元禮券,於會後在一樓中庭當眾抽獎,今年黃肇瑞理事長還特別加碼贊助五千元獎金,由台大顏鴻威教授抽得,但顏教授慷慨捐出,再由聽講學生獲得,氣氛特別熱烈!

■論文宣讀後宴請主持人論文宣讀結束後,學會特地於濃園滿漢餐廳設宴款待勞苦功高的主持人,席開4桌,菜餚10道,美味可口,供應紅酒、飲料,場面歡欣愉悅。晚宴於20:00結束,互道珍重,明年再見!